交易之家官网 市场热点 查看内容
0

拨开英国软硬退欧迷雾,最大的黑天鹅在“不退欧”

摘要: 扑朔迷离的退欧迷雾自6月底英国退欧公投以来,各种小道消息和猜测漫天飞舞,政治家们反复无常的表态更是加重了英国退欧的迷雾。英国政客在短短一个月内,对退欧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从硬退欧变成了软退欧。这 ...
扑朔迷离的退欧迷雾

自6月底英国退欧公投以来,各种小道消息和猜测漫天飞舞,政治家们反复无常的表态更是加重了英国退欧的迷雾。英国政客在短短一个月内,对退欧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从硬退欧变成了软退欧。这给人的感觉是,英国政府自己好像都没想明白退欧的“正确姿势”。

如今,距离英国政府计划正式启动退欧程序的日期仅剩三个多月,但英国和欧盟对于后续的退欧谈判均采用“守口如瓶”的姿态,除了亮明各自的谈判底线外,剩下的各种声明和“姿态”仿佛都是谈判正式开始之前的试探。所以,目前唯一较为确定的是双方的底线:英国要“夺回”控制移民的权力;而欧盟坚持人员、商品、服务、资本“四个自由流动”不可分离,若人员无法在欧盟和英国间“自由流动”,英国也就不再是欧盟单一市场的组成部分,英国的商品和服务也别想自由进入欧盟,即被“剥夺”单一市场准入权。

于是市场和媒体就开始在双方的底线间“做文章”,一会聚焦挪威模式、一会讨论土耳其方案;一会分析硬退欧的巨大成本,一会又关注软退欧的“美好”前景。市场也被英国和欧盟间相互试探、“后发制人”谈判策略搞得晕头转向。

虽然退欧异常复杂,但正像所有的事情一样,前路的选择终归是有边界限定的——双方只能既定的边界范围之内进行博弈。如果再在边界中加入双方底线和实际利益的考量,以及欧盟已经实施的“妥协方案”,就不难描绘出英国退欧的整体图景。

退欧的边界

退欧的边界就是“左右”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极端情况就是不退欧了,保留原先作为欧盟成员国所有的权利和义务(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这种黑天鹅的情况稍后会做具体分析),另一种极端情况是什么权利和义务都不要了,两方成为相互独立的经济体,贸易按WTO规则行事。当然,这种两败俱伤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图:“左右”两种极端情况


硬退欧

在这两个边界之间,有硬退欧和软退欧两种情景。在硬退欧这侧,有土耳其和加拿大两种既有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在于均允许货物自由流动,不同点在于土耳其与欧盟是关税同盟关系,而加拿大与欧盟是自贸伙伴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土耳其需要与欧盟采取一致“对外”的关税和贸易政策,但目前还未享有服务业自由准入权;而加拿大通过与欧盟的自贸协议,获得了商品自由准入和部分服务业自由准入权。

在退欧“软硬度”方面,加拿大模式比土耳其模式“更硬”,因为关税同盟关系比自贸关系更加深入,即与欧盟的“融合度”更深。对于英国而言,在退欧方面最理想化的结果是拿回移民控制权和欧盟对英国事务的司法裁定权,同时保留其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所以从英国自身利益出发,“更软”的土耳其模式优于加拿大模式。

此外,加拿大模式从本质上也不适合英国退欧。欧盟与加拿大的自贸协定谈判历时7年之久,远远超出英国退欧谈判2年的“大限”。更重要的是,欧盟也不想让英国走这条路。欧盟委员会一直以来都是代表所有成员国与加拿大进行自贸谈判,但在今年7月份,也就是英国公投决定退欧之后,欧盟马上改变了立场,决定给所有27个成员国以“决策权”。结果因为欧盟要“杀鸡儆猴”,让该协议最后差点因比利时一个地方政府的反对而流产。欧盟向英国发出的信号很明显:此路不通。

所以,英国退欧的边界要在加拿大模式以“左”,即较加拿大模式“更软”土耳其模式,才是英国硬退欧的真正边界。因为土耳其模式最典型的特征是关税同盟,但没有英国“志在必得”的单一市场准入权。这两者的分裂对于英国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没有单一市场准入权,仅保留关税同盟,对于脱离欧盟的英国而言相当于“自断手脚”。因为如果留在欧盟的关税同盟内,就意味着英国无法与第三国单独签署任何自贸协议。(土耳其之所以愿意放弃如此重要的权力,是因为当时其想要加入欧盟的“愿景”,当然现在土耳其离欧盟是越来越远了)此外,英国开始准备退欧之后,也根本没有准备留在欧盟关税同盟里的打算。梅政府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一个英国“前所未有”的国际贸易部,负责与非欧盟国家的贸易谈判。

软退欧

英国退欧虽然是由英国主动发起,但欧盟的态度同样重要,甚至对结果起更重要的作用。很显然,欧盟不可能让英国“梦想成真”:既控制欧盟移民,又享有欧盟单一市场准入权。让成员国“选择权利规避义务”的先例一开,所有成员国都会打起自己的算盘纷纷以退欧为威胁,“争取”更有利的条件,欧盟将加速走向分崩离析的宿命。所以,不管是默克尔还是欧盟理事会首脑都在英国退欧问题上频频放狠话。因此,欧盟的底线构成了英国软退欧这一侧的第一条边界。

然而,关于软退欧讨论最激烈的两种模式——挪威模式和瑞士模式,并不能完全照搬到英国身上。这两种模式虽然都有单一市场准入权,但却也都允许人员自由流动,仅仅是这一条就“触犯”了英国的底线。此外,挪威和瑞士还没有参与制定欧盟单一市场规则权力,这其实触犯了英国另一条隐形底线。英国公投结果的表面刺激因素是移民问题,但更深层原因是英国民众和政府不满欧盟对英国日益增长的权力。所以这种明显出让主权的妥协也是英国退欧所不能接受的。

虽然挪威和瑞士模式在移民问题上对于英国而言没有本质区别,但在具体条款上,瑞士模式较挪威模式更“硬”:主要是因为瑞士选择了只遵守自己“愿意”遵守的欧盟单一市场规定,在本质上实际上是保留了这部分主权。当然,瑞士也为此付出了相应代价:瑞士只能进入其与欧盟规则一致的那部分单一市场,同时在规定遵守、执行和相关服务业准入方面也需保持一致性。

在保留主权方面,瑞士模式比挪威模式更加贴近英国的诉求,因此瑞士模式构成了英国软退欧的边界。

最终方案或在左右边界之间的“模糊地带”

英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加入欧盟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经济融合,英国和欧盟间如果在短期内突然“撤销”过去数十年的经济融合成果,将对双方造成极大伤害。英国退欧后,英国经济并没有出现大幅衰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这种预期,即英国和欧盟双方有充足的动力相互“配合”,将退欧对双方的影响降到最小。

要实现英国退欧,同时又将“伤害”降到最小的方式注定不会是一个边界非常清晰的方案。英国需要满足最底线的退欧需求,而欧盟需要让退欧看起来没有任何“吸引力”。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双方要努力保持相互间的“依赖度”才符合各自的长期根本利益。正如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上周的讲话中所称:“英国退欧对双方都将造成伤害,(如理不好)双方相互配合做出的经济蛋糕将消失。”

英国退欧问题的焦点,是单一市场准入与人员自由流动间的“兼容性”问题。英国想要控制人员流动,同时拥有单一市场准入权;而欧盟坚称人员流动与商品、服务及资本的流动不可分割。这一英国退欧谈判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拥有巨大“模糊”空间的问题。因为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属于经济领域,而人员自由流动是政治问题。

目前欧盟所主张的人员自由流动是指整个欧盟内5亿多人口可以在27个成员国内自由流动,英国在这一政策下成为了欧盟内“较穷”国家人口的主要移民目的地,并直接导致了退欧的公投结果。英国选民做出的选择本质上是一项政治选择。但在经济上,商品、服务及资本流动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相应的人员流动,这种“正常”的人员流动其实并不是此次英国选民反对的目标。

因此,在人员流动性方面,欧盟可以从政治层面让步,重点强调经济方面的人员自由流动,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让英国政府既遂民愿,又在表面上不触及欧盟底线。

最大的黑天鹅在“不退欧”

在这种安排下,英国实际上达到了既控制移民又获得单一市场准入的目的。但欧盟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底牌在一开始就轻松地亮给英国。在实际谈判过程中,欧盟必将摆出极其严厉苛刻姿态,一方面向其他成员国释放退欧代价高昂的信号,另一方面可以打击英国国内对退欧前景的乐观预期,甚至引发民众对退欧的“厌恶情绪”,让英国重回欧洲一体化进程。

虽然英国国内目前已经通过法院来质疑政府单方发起退欧流程的合法性,认为政府采取行动之前必须有议会的批准。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不太可能阻止英国政府触发退欧流程,至多是将触发时间进一步延后。因为如果判决不需要议会批准,英国政府将按原计划在明年3月正式启动退欧;如果判决需要议会批准,议会也不太可能否决公投结果,至多是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议会将获得更大的参与度。

在此预期之上,英国国内对于与退欧前景是抱有相当乐观情绪的。这也是退欧公投后英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的重要原因之一(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助力不少)。然而,如果在正式谈判开始之后,欧盟继续保持强势高压的态度,将大大打击当前的乐观情绪,或引发英国经济和市场在短期内的不稳定。如果对脱欧前景的悲观预期和实际负面影响在谈判过程中在英国国内持续发酵,并不排除民意转向不支持退欧的可能性。而在欧盟关于退欧的条款中并没有规定成员国在退欧谈判中,不能撤回退欧申请。也就是说,英国可以在退欧谈判完成之前的任何时点,退出退欧流程。

这种可能性仿佛已经进入了欧盟谈判策略的首要位置。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去年底在布鲁塞尔的讲话中称:

如果问我有没有英国退欧以外更好的方案,我会告诉你绝对有。现在揣测软退欧具体会是什么样子完全没有意义……真正最优的方案是不退欧!尽管现在可能没有人相信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但欧盟将将代表27个成员国的利益,尽量减少英国退欧对欧盟的伤害。但正如我之前所言,没有一个退欧方案是不会对双方造成伤害的。当然,最后英国自己要评估最终得到的退欧方案,然后决定退欧是不是真正符合自身利益。只有全面了解和感受到了严重后果之后,才有可能逆转所谓不可逆转的政治议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易家网  ©2015-2023  郑州期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136号 豫ICP备16010300号